<pre id="coamw"></pre>
  • <abbr id="coamw"></abbr>
    <abbr id="coamw"></abbr>
    <dl id="coamw"></dl>
    <rt id="coamw"><acronym id="coamw"></acronym></rt>
    2017-10-25 10:27:44 來源:證券市場周刊|0

    萬華化學MDI達30800元/噸!

      10月24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聚合MDI的報價為30800元/噸。較9月12日,上調1000元/噸。

      在經過一個季度的短暫調整后,化工產品價格出現回暖,這場肇始于2016年四季度的漲價風潮并未如往年般迅速消散,反而再度復蘇。

      與以往相比,本輪漲價行情中,因環保監管升級引發的行業產能擴張困難成為化工產品價格穩定的重要支撐。在供給沒有顯著增加的前提下,化工產品價格得以始終在高位維持。

      有觀點認為,伴隨供需兩端擺動幅度的不斷衰減,未來化工行業的周期波動也將持續弱化,細分行業龍頭公司或將步入盈利穩定期成為最大受益者。

      行業回暖

      單季度提價45.83%。

      8月22日,萬華化學(38.830, 0.34, 0.88%)(600309.SH)發布價格調整公告,公司上調中國地區聚合MDI市場掛牌價至29000元/噸,較前次報價提升5000元/噸。

      9月12日,萬華化學發布第二次價格調整公告,上調中國地區聚合MDI分銷市場掛牌價至35000元/噸,較8月報價增幅6500元/噸;同時,公司上調純MDI掛牌價至29800元/噸,較8月報價增幅4100元/噸。

      在二季度去庫存影響逐步消除之際,以萬華化學MDI為縮影的國內化工產品再度開啟漲價模式。

      統計數據顯示,7月份至今,國內燒堿價格由830元/噸增至1120元/噸,單季度漲幅34.94%;PTA價格由4790元/噸上升至5145元/噸,單季度漲幅7.41%;粘膠短纖價格由15200元/噸升至16200萬元/噸,單季度漲幅6.58%。下游產品中,尿素、甲醇、制冷劑、農藥等產品同樣漲幅明顯。

      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帶來了化工企業整體盈利水平的顯著改善。根據東北證券(10.010,-0.01, -0.10%)統計,截至2017年6月,國內299家化工上市公司中,共有209家上市公司業績同比增長,90家公司業績同比出現下降。其中,基礎化工行業上市公司共實現營業收入19245.36億元,同比增長 33.53%;實現營業利潤1024.37億元,同比增長50.52%;實現凈利潤848.29 億元,同比增長52.58%。行業整體營業利潤率5.32%,同比增加0.91個百分點,整體銷售凈利率0.41%,同比增加0.86個百分點。

      環保高壓 難見產能擴張

      作為典型的周期性行業,化工行業的產能過剩常與較大的盈利機會相伴。2009年,由于受強刺激政策疊加下游地產需求爆發影響,化工行業步入快速發展期,各路資本蜂擁而至,使得行業產能迅速膨脹。

      2012年起,下游地產行業投資增速出現放緩,化工行業整體利潤下滑,眾多子行業甚至陷入全面虧損。此后的2013年至2015年間,盡管偶有價格反轉,但由于供需關系未得到根本扭轉,化工產品高價始終難以維持。

      然而,進入2016年四季度以來,化工產品價格一掃頹勢持續上漲,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本輪產品價格得以長期在高位延續?

      在2016年年度報告中,萬華化學曾表示,2016年以來,化學工業呈現重大變化,大量不具備競爭力的低水平重復建設產能開始逐步退出;大量中小型高污染化工企業由于環保不達標,無法維持生產;同時,制造業和居民需求的轉型升級加速,上游原材料需求逐步向高端轉移。

      顯然,除了高技術和高資金壁壘外,以環保為核心的供給側改革成為推動化工行業公司業績復蘇的重要推手。

      相關資料顯示,2015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了《環境保護督查方案(試行)》,環保督查序幕由此拉開。

      2016年1月4日,中央環保督查組率先對河北省開展環保督查試點,標志著環保監督方式由督企向督政轉變。月底,中央提出“三去一降一補”的改革策略,要求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

      此后,中央環保組先后啟動三批次環保督查,覆蓋23個省、市、自治區。2017年8月,第四批環保督查啟動,由此實現對全國31個省市區的督查全覆蓋。

      由于存在產品分散、小企業數量眾多、污染相對嚴重、環保壓力大等諸多問題,化工行業成為整治重點行業。

      2016年年底,多省市印發了關于淘汰落后和過剩產能規劃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建立健全淘汰落后產能的長效機制,發力去產能、清理“僵尸”企業;同時,擬關停、轉移、升級、重組大批化工企業,大幅減少化工企業數量,并實現50%以上進入化工園區;對于已有工業園區提出整改提升,尤其是環保門檻較低的區域,部分環保不達標的企業被責令永久關停。

      根據東方證券(15.600, 0.03, 0.19%)統計數據,自2015年以來,國內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淘汰企業數約為616家,約占現有企業數量的2.5%;化學纖維制造行業在兩年時間內淘汰企業114家,約占現有企業的2.6%。

      除了對存量企業影響巨大,環保高壓對行業新增投資影響更為明顯。由于伴隨環保標準和減排指標的不斷提高,行業非龍頭的擴張將面臨越來越多的障礙,化工企業投資進度亦由此發生明顯改變。

      通常情況下,行業產能的增長主要來自于新增產能的投放和原有產能開工率的提升。

      數據顯示,自2015年三季度以來,國內基礎化工行業投資增速進入負增長區間。2016年,中國化工行業固定資產投資14753億元,同比減少1.6%,其中四季度環比減少18.91%。

      2017年一季度,基礎化工行業固定資產同比減少0.19%。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基礎化工行業固定資產5027.03 億元,同比增長7.33%;在建工程1029.14億元,同比下降13.49%。

      正是在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化工行業落后產能迅速出清;同時,環保標準的逐步提高,化工行業準入門檻提升使得制度性壁壘初現。由此,化工行業迎來底部反轉,產品持續漲價,行業景氣度維持高位。

      長期周期衰減

      有觀點認為,化工周期的形成在于供需關系配置失衡,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當行業景氣度上升時,供給端的投資會快速提升,但當行業虧損時,投資方又會如潮水般迅速退去,過往的周期性較為明顯一定程度上來自于供需上的大幅擺動。

      但從長期來看,化工行業的制度性壁壘正在逐步提高,未來化工新增產能、新上裝置將更為復雜,環評、安評、園區等因素將層層篩選,行業投資在政策、環保環評等的限制下很難隨著盈利的增強而增加,由產能周期帶動的價格波動周期將被拉長,周期性趨于弱化。

      同時,伴隨環保政策升級配合供給端去產能的持續深化,供需端擺動幅度將不斷收斂,化工行業供需失衡局面有望持續改善,行業競爭格局或將重塑。隨著各行業的集中度的進一步提高,優勝劣汰的馬太效應將越來越明顯,龍頭公司占據產業高端環節,產品追求高端差異化,將是供給側改革的最終受益者。

      以萬華化學為例,公司作為國內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制造龍頭企業,擁有180萬噸MDI名義產能,是亞太地區最大的MDI制造企業,市場占有率超過20%。

      由于MDI存在技術壁壘高且投入成本大的特點,新進者往往要面臨技術、環保、資金、市場等諸多風險,使得行業新進者近乎絕跡,產能也主要集中于萬華化學、科思創、巴斯夫和上海聯恒等企業,競爭格局穩定。

      不斷集中的行業格局給予行業參與者較高的盈利空間。三季報顯示,2017年前9個月,萬華化學實現營業收入38.96億元,同比增長86.14%;實現凈利潤78.11億元,創上市以來新高。

      強勢的業績表現也使得公司市值屢創新高,自年初以來,萬華化學股價飆升,由18.7元/股升至最高的43.68元/股,年內最大漲幅133.58%。

      中泰證券在研報中指出,盡管目前MDI的盈利能力在歷史上亦處于高位,但行業未來潛在的新增供給以及未來需求的變化上,都暫時看不到能夠打破價格平衡的因素,基于未來供需變化沒有打破目前供需和盈利的風險,以及行業本身供需關系和庫存狀態,MDI價格仍有望在高位維持。

      與之對應,化工行業有諸多子行業也都處于這樣的狀況。從價格和盈利上看,很多產品目前仍然在一個相對中性的景氣水平,比如粘膠、 PVC、炭黑、純堿等行業的凈利率大約為10%-12%,這還是龍頭企業的盈利能力,整體行業的盈利水平更低。

      東方證券則認為,鈦白粉行業正步入競爭優化階段,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產能產量向龍頭集中,未來有望誕生一批參與全球競爭的領頭企業。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