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amw"></pre>
  • <abbr id="coamw"></abbr>
    <abbr id="coamw"></abbr>
    <dl id="coamw"></dl>
    <rt id="coamw"><acronym id="coamw"></acronym></rt>
    2014-11-10 09:03:05 來源:互聯網|0

    涂料企業的電商之路:食之無味 棄之可惜

      【中國涂料采購網】猶記得2013年的雙十一,某一涂料品牌在天貓的銷售額居然是零,在那場高達350億元的銷售奇跡面前,顯得是多么的尷尬。那么問題來了,類似涂料這種屬于家居建材的傳統行業到底做不做電商?

      所有的涂料企業都是一個答案,做!你不做別人做了,就是落后。這種隨大流的觀點大行其道,而最近一直處于觀望階段的涂料企業亦不甘寂寞,紛紛進入電商領域,大開旗艦店,阿里巴巴、慧聰等B2B網站要做,淘寶、天貓、京東等B2C網站更要做。

      本以為是一場華麗的轉身,誰知,真正到來的,卻是一場血拼。這幾乎成為涂料大佬的共同心聲——轉型電商,用心、用力不少,結果卻福禍難料。

      毫無疑問,阿里生態成型,獨領風騷;京東背靠騰訊,劍走偏鋒;隨著兩大電商平臺先后上市,電商的第一波浪潮結束,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口中“無電不商”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此基礎上,可以預見,電商的第二波浪潮將是各種傳統商業的“觸電”,但關鍵是,沒有現成的“樣板”,大家只能在混沌中摸索,有人費心耗力,方向對了,成了“先驅”,另一群人雖然同樣認真,但方向錯了,于是,便成了“先烈”。

      恰如《大爆炸式創新》所述:“互聯網的創新,不像過去,是在原來基礎上的遞進式的演進,而是徹底的破壞性創新,徹底的顛覆性創新。”電商的世界便是如此。

      可惜的是,“先烈”們不敢顛覆自己,總是“思想飛出很遠,但身體還在擰巴”,要么,懼怕沖擊自己的傳統體系,絲毫不敢得罪各利益方;要么,依靠陳舊的運營體系,無力催動電商變化多端的發動機;要么,囿于傳統商業的格局,固步自封……而“先驅”們則各有切入電商的路徑,同時,更重要的是,有顛覆自己的勇氣和適合自己的方法。

      “基業長青,多是企業自殺重生、涅磐的結果。”海爾創始人張瑞敏如此說。所以,轉型電商,對傳統企業而言,并不輕松。

      希臘諺語說:“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而時代正是這條河。要知道,在工業時代,一款福特T型轎車只漆黑色,便可叫賣十幾年,銷售上千萬輛。而互聯網時代的電商,稍有需求不對路,服務不及時,分分鐘便會被替代。傳統企業若不想淪為產業鏈中最容易被壓榨的環節,或者被消亡,就必須窺探出電商生死賭局的密鑰。

      做電商!因為線下渠道的費用是難以想象的!

      以消費品的線下渠道銷售的費用結構為例,按年度回款來算,雖然對很多行業不一定適用,具體數據上也略微有些出入,但是還是有普遍的參考意義的:

      1、返利費用:第一年全年返利在10%

      2、展柜形象陳列支持費用3%

      3、退換貨費用1%

      4、物流費用1.5%

      5、導購提成3%-5%

      6、業務員費用,大致在10%

      7、相關公司銷售費用,市場部設計費用,宣傳印刷品,展會推廣費用,銷售總監工資和費用,招待經銷商等費用5%

      8、相關公司模具投入費用,研發費用,折舊費用,行政費用,辦公費用,綜合15%

      9、稅收,大致費用6%

      該企業是現款現貨,所以沒有賬期,綜合算下來,費用達到60%,這還是不算備貨和滯銷庫存的,如果有賬期的話,費用其實更高,這么高的費用,線下渠道的利潤微乎其微,如果企業產生不了規模效益和供應鏈優勢,做線下無異于慢性自殺。

      向左走是地獄,向右走也不是天堂。

      為什么大部分的傳統企業做不好電商?

      很多傳統企業的電商思維出發點:我的產品功能比同行XX的要強大,質量要更好,價格還更便宜,他電商做的這么好,我去做肯定比他做的更好。但往往銷量上卻連同行的一個零頭都沒有,讓很多傳統企業困惑不解的地方在于為什么好產品卻賣不掉。

      時代一直在變,過去成功的很多經驗放到現在都已經不能適用,電商行業尤其是,以前只要是個產品,好壞不管,往線上一放,訂單就會來,因為那個時代是個需遠大于供的年代,是以廠家為主導的商品經濟時代,消費者沒有多余的選擇;而在今天,是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品牌消費時代,講個性、重體驗,企業不再占據主導地位,從去選擇到被選擇,面臨的殘酷事實就是在現有的市場現狀下,哪怕花錢打廣告都不一定賣的掉。

      如果說傳統涂料企業在過去憑借“一招鮮吃遍天”還能活的很滋潤,在今天已經不可能了,甚至能不能活到明天還是個未知數。

      思路決定出路!

      銷售的方式會隨著時代改變,營銷的方法也在與時俱進,但本質的東西不會變,無論線上線下,所遵循的規律不會變,深層次的營銷邏輯是相通的。

      所有的營銷問題歸根到底就2個問題:

      1、顧客在哪里

      2、購買理由

      放到電商上面,也同樣適用,想做不知道怎么做、在做卻做不好的傳統企業要學會用“電商思維”來剖析電商,電商的2個最核心本質:

      1、流量和曝光率

      決定了你的顧客從哪里來。

      電商平臺是以消費者為主導的市場,很像一個大集市,只有在主干道上的攤位才能引來大量顧客的光顧,而電商里的主干道除了廣告位外,最多只能到第三頁,包括綜合頁面、人氣頁面和銷量頁面,這是一個“酒香不香沒關系,就怕巷子深”的市場,你再好的東西,進入不了“主干道”,認你說破天,最終也只能孤芳自賞,自怨自艾。

      但是光進了“主干道”還不夠,因為攤位太多,顧客不夠用了。廣告位加綜合人氣銷量位,有幾百個同類產品,消費者有太多的選擇。

      拋開主觀因素,你想要更多的流量進來,從概率上去講,只有不斷的刷自己的臉,不斷增加自己的曝光率,讓更多的人看到你,才會帶來更多的顧客。

      電商做的成功的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那就是有大量的分銷店,在電商平臺上有很高的曝光率。

      2、轉化率和客戶評價

      決定了顧客為什么買你的產品。

      流量怎么轉化為新顧客,新顧客怎么變成回頭客,前者要靠你包裝產品的水平,怎么鶴立雞群,后者就是你的服務水平了。

      如果說在傳統的線下渠道還能通過美女導購、音樂喇叭、試吃試玩等都招數,用全方位立體式的感官刺激去吸引顧客,讓消費者能直觀感受到產品賣點,那么在線上,除了單一的視覺刺激,圖片色彩文字,別無他法。一個品類的搜索展示頁面包括廣告位、綜合、人氣、銷量排序頁面,消費者在購買一件產品時,面對的是幾百個“豆腐塊”,你憑什么從這幾百個里面跳出來,讓他來點擊你?

      所以產品在電商平臺上的“豆腐塊”位置的展示設計,從產品的型號選擇、產品外觀花色的搭配,到人物模特的選擇、核心文案的表述,再到產品的定價,小小的一個“豆腐塊”,關系到能不能激發目標顧客的點擊欲望,至于點擊后,會不會最終購買,就看企業怎么去講故事了,也就是產品詳細頁面的設計,通俗點說,就是產品的包裝,以及后續的服務,這里就不贅述了。

      大部分的傳統企業往往第一步的“豆腐塊”都做不好,連打動消費者的機會都沒有,更不用說更進一步的詳情頁面設計和服務了。

      傳統涂料企業學會用“電商思維”去剖析電商,再來對比自己的產品和策略,雖然最終不一定能做的好電商,但是至少能少走很多彎路。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