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amw"></pre>
  • <abbr id="coamw"></abbr>
    <abbr id="coamw"></abbr>
    <dl id="coamw"></dl>
    <rt id="coamw"><acronym id="coamw"></acronym></rt>
    2021-06-25 09:21:49 來源:互聯網|0

    瘋了!爆漲1000%!“有錢無貨”來臨!

      近日,不少化工人在朋友圈“哀嚎”,現在的行情非常“詭異”,一天漲三次不說,有錢都拿不到貨,可謂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2021開年以來,多種化工品價格持續暴漲且供應短缺大有愈演愈烈的趨勢。紡織化工的原材料氨綸產品40D報價已高達71100元/噸,年內累計漲幅130.1%,而一個月漲三次的架勢也讓下游客戶難以消化,堪稱原料界的“黑馬”。氨綸價格的飆升自然離不開下游行情火爆帶來的拉動。一方面其作為重要防疫物資口罩的原材料,供不應求的情況已經持續良久;另一方面,受疫情影響,人們對于衣著類服飾舒適度需求進一步提升,作為輕薄舒適質感彈性面料的重要原料,氨綸的需求也受到了極大的拉動。

    多國疫情持續蔓延,出口貿易幾近暫停

      新一輪變異病毒讓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海外國家地區陷入“深淵”,訂單積壓、園區關閉、企業倒閉、生產中斷……多種產品出口受到影響,甚至面臨中斷,這也意味著我國眾多進口自海外的高端化工品遭遇“斷供危機”。

      受疫情影響,印度成衣業損失慘重。印度全國60%針織負責都出資南部泰米爾納德邦的蒂魯布爾市,這一地區的17500余家服裝廠在疫情之下無法進行正常的生產運營,疫情的擴散導致當地服裝廠已有超過兩個月無法滿足客戶訂單需求。

      據日媒報道,自2020年2月起,日本累計有1600家企業受疫情影響而倒閉。近日日本表示日本央行延長企業疫情援助至2022年3月,將在2021年推出新的貸款措施。

      馬來西亞原定于6月14日結束的首階段“全面封鎖”措施再延長14天至6月28日結束。當地的家具企業生產和運輸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庫存堆積、集裝箱供不應求、海運運費飆升等原因都導致了訂單拖延、交期延長等,據悉該地區物流限制或將持續至本月底,而部分行業發貨將推遲1-2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

      越南疫情形勢嚴峻,工人密度較高的北江省、北寧省工業區疫情傳播較快,導致園區生產幾近停止,化工、工業等產業鏈都受到嚴重的影響。目前北江省暫時關閉了省內4個工業園,其中3個園內有主要為蘋果代工的鴻海工廠。

    港口停運,堵港、滯港、跳港頻發

      據廣州南沙集裝箱碼頭消息:從6月23日12:00時起,暫停全部外貿出口辦單業務。據悉這是碼頭過渡飽和之后的一個臨時措施,且暫無通知何時恢復,但此前深圳鹽田港的情況顯然更加嚴重。

      深圳鹽田國際集裝箱碼頭于近日宣布,由于船期延誤日趨嚴重,導致鹽田港區堆場堆存密度極高,嚴重影響碼頭操作效率,也導致港區周邊交通擁堵。為改善上述問題,鹽田國際決定:1、5月25日22:00至5月27日23:59期間,不接收出口重柜入閘;但是,在此期間,提進口重柜及空柜維持正常操作。2、5月28日00:00時起恢復接收重柜,只接收ETA-4(即船舶預計到港日期前四天內)的出口重柜。此措施實施時間為5月28至6月3日。

      作為華南地區最主要國際大港,也是全球單體吞吐量最大的集裝箱碼頭之一,鹽田港承擔著廣東省超1/3的外貿進出口、全國對美貿易1/4的貨量。深圳鹽田港去年集裝箱吞吐量比美國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洛杉磯多出近50%。業內人士表示,鹽田港運力的下降,催生了又一場全球航運危機,或將重創全球供應鏈。

      自鹽田港出現確診病例以來,華南地區各個港口紛紛產生“蝴蝶效應”,堵港、滯港問題頻發。與此同時,國外延誤、擁堵和集裝箱可用性問題越來越多,全球集裝箱物流供應鏈堵塞嚴重。據公開數據,全球101個港口報告了堵塞等中斷情況,304艘船排隊等候泊位。

    紅色代表船只集群,橙色代表擁擠或運營中斷的港口

      為了盡量減少原定航班的中斷,馬士基、ONE等大型班輪公司相繼宣布多個航次暫停掛靠鹽田。

      ……

      近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表示,目前鹽田港區日吞吐量已超過2.7萬標箱,預計6月24日基本恢復正常的生產水平,鹽田港區將逐步恢復產能。不過,疫情帶來的影響遠沒有這么快結束,連鎖效應仍在發生作用,想要徹底暢通恢復如常仍需一些時間。

    暴漲1000%,海運漲價創歷史新高!

      由于受鹽田港的持續瓶頸影響,港口排隊船舶、跳港數量和滯留集裝箱不斷增加,馬士基CEO對通過鹽田港的貨物征收港口擁堵附加費(PCS)450美元/噸。7月1日起,將有越來越多船公司加入到這個漲價“隊列”。

      海外方面,亞洲至北歐大陸的集裝箱運價上漲5000美元/FEU飆升至17000美元/FEU,高于一年前的1375美元/FEU,漲超12倍,創歷史新高。

      近期海運運價持續拉高,同比去年上漲多倍,亞洲至北歐的FAK費率逼近每40英尺2萬美元——這與一年前的即期費率相比增長了1000%!赫伯羅特、地中海航運 (MSC)、中遠海運、Matson、神原汽船等多家船公司都先后宣布了幾輪的費用調漲通知。目前鹽田港擁堵的集裝箱數量已經超過了三個月前蘇伊士運河堵塞的集裝箱數量,華南多個港口也出現了擁堵,疊加下半年海運旺季到來,預計情況會更加嚴峻。

      港口停運帶來的,遠不止是貨物送達延時的問題,而自年初開始不斷上漲的海運運費也在無形中提高了外貿進出口企業的成本。這部分壓力會逐級傳導,最終與我們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的產品都會出現漲價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企業會通過漲價來抵消和轉移成本端帶來的多重重壓。

      在多個行業產品漲價的背后還隱藏著更加殘酷的真相。2021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業內人士表示,自2020年黑天鵝事件頻發后,全球就仿佛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更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頻頻出現。中國作為全球大宗商品需求最大的國家,也是主要進口國,這意味著,由美國刺激政策所引發的大宗商品價格上行或推升我國進口成本,而石油庫存持續下行、中東地緣政治緊張、全球多個國家經濟政策“大放水”等也成了助推漲價的推手,我國應警惕“輸入型通脹”危機。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