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amw"></pre>
  • <abbr id="coamw"></abbr>
    <abbr id="coamw"></abbr>
    <dl id="coamw"></dl>
    <rt id="coamw"><acronym id="coamw"></acronym></rt>
    2022-12-01 09:40:32 來源:涂料采購網|0

    又一輪“裁員”開始了!化工企業集體“軟裁員”!

      近日,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發出通知,將在年底前對10%副總裁級別以上高管末位淘汰,自明年1月1日起,P/T序列以上全部高級管理人員現金降薪10%~20%不等。

      1138輪次裁員!超18萬人被影響!

      2022年迄今為止,全球科技公司已進行1138輪次裁員,直接影響了182,605人。

      僅在美國,自2022年初以來,科技行業就減少了超過6萬名員工,這是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

      從各科技公司屬性來看,今年裁員集中在零售類與社交類公司,2022年累計裁員人數都超過1.8萬人,遠高出其余屬性公司。

    化工企業集體“軟裁員”

      全球經濟大蕭條也讓很多化工企業感受到了寒風刺骨,眾多龍頭企業動作頻頻裁員,還有一種比裁員更狠的“軟裁員”全面鋪開,就是企業員工人數不變,但是薪資支出卻出現大比例下降,這樣對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會更加直接。

      巴斯夫表示,由于受到大環境惡化,企業旗下德國部門第三季度的虧損和歐洲地區收益顯著疲軟的影響,將在2024年將歐洲的年度總成本削減5億歐元,一半以上的成本削減將在其德國總部路德維希港工廠實施,其中包括裁員計劃。而路德維希港工廠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化工生產廠,擁有約39000名員工。目前,巴斯夫正在放慢招聘速度,削減營銷預算。

      中漆集團發布盈利預警稱,集團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將取得介于4700萬~5400萬港元,虧損的預估金額顯著增加,同比擴大超2倍。其表示,2022年員工解雇費用為6663000港元,費用增加主要是由于繼續整合中國內地的生產設施以及精簡勞動力及人員。截至2022年6月30日,集團雇員合計673名員工,較去年同期的788名減少14.6%。

      相較于“裁員”這個字眼的慘痛程度,部分涂料企業更愿意選擇“軟著陸”的方式——降薪。涂料采購網查閱了涂料行業部分上市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財報中的單季度應付職工薪酬,發現多個企業的數據環比均有減少,且力度明顯較大。

      北新建材第三季度應付職工薪酬環比減少97.10%,科順股份環比減少95.30%,華秦科技環比減少84%,凱倫股份環比減少76.99%,東來技術、金力泰、渝三峽、松井股份等上市公司的三季度應付職工薪酬環比減少超5成。

      部分涂料上市公司2022年第三季度應付職工薪酬

      (以上數據來源于大智慧平臺,如有差池請以實際數據為準!)

      此外,涂料采購網注意到,“防水茅”東方雨虹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應付職工薪酬為9405萬,同比減少9.55%。據知情人透漏,在某一運營區出現部門虧損,不敢拿新項目,回款困難,部分銷售崗位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這也是大面積裁員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下游房地產行業預冷,汽車等行業因原料斷供頻頻停產,涂料企業產品銷量直線下滑。另一方面新開拓的涂裝業務也隨著工程建設的開開停停而難現亮點。不少涂料企業開始進軍新零售領域,試圖在C端打開窗口,但人們消費力的下降和信心指數的下滑也讓他們的夢想化為泡沫。

      開源失效就只能節流。如果說“硬裁員”是“扔出去”,那么“軟裁員”就是“掛起來”,裁員要考慮是否合法合規,如何支付違約金或者賠償金等問題,甚至可能會給企業帶來麻煩,因此各種降薪、取消績效、提高KPI、調整結構等“軟裁員”的方式就隆重登場了。企業打出“生意不好”的招牌,員工的工資就被“攔腰砍”。

      成都某家具漆企業員工表示,該企業由于業績不佳,已經裁員60%-70%,剩下的員工公積金和社保繳納的基數也有所變化。某建涂龍頭的員工表示,目前績效已經全部取消,相當于工資中有一大半都被扣減了。

      還有的涂料企業表示,工作崗位和職責都調整了,團隊人員換了一波又一波,還不斷的放假,實際出勤和工資都大大縮水。員工陷入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被動局面,要么忍著,忍不了就只能“自離”,這對企業而言更是求之不得的結果。

      前些年的經濟高速發展帶來的企業發展過猛、擴張過快、用人過多等詬病在疫情侵襲的這幾年中集中爆發,上市公司尚且無法抵御經濟寒冬,裁員降薪大招頻出,中小型企業的處境就更不用說了。無論是收入腰斬還是開工艱難,“隱性失業”的背后都離不開“軟裁員”的作祟。

      有些員工還沉浸在未被裁員的喜悅中,以為和企業共渡難關就能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甚至認為現在按比例減少的薪資在有朝一日還能全盤發放,難免有些天真,這些崗位或許不是短期取消,而是徹底消失了。“軟裁員”的背后究竟是否會挽救企業的現金流和難堪態勢我們無從得知,但隨著互聯網、科技、工業等多個行業風口的紅利消失,或將出現越來越多的風險,危機和挑戰的“灰犀牛”也正在逐步迫近。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