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涂料采購網】涂料在施工中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開裂、起皮、出現皺紋等問題。下面就針對這些問題來一一介紹。
1、結皮
徒勞在容器中儲存,由于氧化聚合作用在液面上形成漆皮的現象稱為結皮。其原因是;氧化干燥型涂料由于催干劑過多,含有大量過度聚合桐油涂料未裝滿或漏氣或溫度過高儲存過久都會產生結皮。
2、變稠
涂料在儲存內粘度增加,變得難以施工的現象稱為變稠。其原因是;涂料酸值太高,與堿性顏料發生皂化;桶裝漏氣。溶劑揮發;桶內混入水分或顏料含有水分;儲存溫度過高,使漆料加速聚合;儲存溫度過低,特別是水性涂料易受冷析出。
預防措施;可加配套稀釋進行調整,有水可加適量的丁醇,攪勻調整粘度后使用,后者可依入暖房儲存2-8d讓其解凍復原。
3、沉淀結塊
色漆中出現顏料、體質顏料等的顆粒沉淀或經攪拌不易再分散的致密塊狀物的一種病態成為沉淀結塊,可因顏料或體制顏料研磨不細,分散不良或顏料與漆基發生物理化學反應等原因造成。在涂裝中,將沉淀撈出研磨再加入原裝攪勻,過濾后使用。
4、流掛
涂料在垂直表面施工,漆液向下面流淌的現象叫流掛。原因是漆料過稀,粘度過低,干燥太慢,涂料中的重質顏料過多或分散不均勻,噴涂距離太近,對底材附著力差,漆刷粘漆過多,漆膜過厚,施工時氣溫太高以致快干涂料來不用流平就干了等,都是產生流掛的原因。
預防措施:酌情提高施工粘度,調整噴涂壓力和平適當增大噴涂距離,一次噴涂厚度控制在30um左右,可以防止和減少流掛。
5、咬底
上層漆將底層漆的涂膜軟化咬起的現象稱為咬底。產生原因:底漆未干透,上層漆的溶劑太強;底面漆不配套等。
預防措施:待底漆干透或表干后再涂第二道漆,第二道漆所用溶劑就與底漆相配套。
6、慢干和返黏
涂料施工后,涂膜在規定時間內不干或干后回黏的現象稱為慢干和返黏。產生的原因:溶劑揮發性差,底漆未干透就涂面漆;施工溫度太大,氣溫太低,表面處理不凈,沾有油污和蠟質物、松脂,木節未封閉住;漆料中混亂入雜質或漏加催干劑等,都是產生慢干和返黏的原因。
預防措施:涂漆前表面片理應無油、水、灰塵等雜質,各涂料及稀釋劑應相配套,相對溫度太高或溫度太低時避免涂裝施工,可根據施工環境需要添加適當防潮劑,雙組分涂料要嚴格按比例進行調配。
7、起粒
涂料施工后,涂膜表面不平滑而產生細小顆粒的現象稱為起粒。其原因是:生產時顏料研磨不細,未達到規定細度;或儲存時有凝聚,施工環境和工具不清潔;漆料和溶劑不匹配,以及致辭產生微凝膠;噴嘴口徑小,風壓大,噴距過大,加料時混亂入機械雜質又未過濾及物面處理不凈等。預防可根據其產生原因采取相應措施。
8、發白
涂膜干后泛白失光或產生無光斑點的現象稱為發白。主要原因是施工濕度太大(相對濕度>80%)和溶劑揮發太快使涂膜表面溫度急劇下降,致辭使水汽凝聚在涂膜上,從而使樹脂或纖維素沉淀出來造成發白現象.一般快干揮發型涂料(如硝基、過氯乙烯、熱塑性丙烯酸等)中因含有大量低沸點溶劑和稀釋劑,幫容易發白。
改善;
潮劑和適量高沸點溶劑(如丁醇)以調整溶劑配方,或改善施工環境,除去壓縮空氣中的水分等均可防止發白。蟲膠涂膜與較熱的物品(如盛沸水的水杯)接觸也會發白,用棉花團蘸酒精或稀蟲膠液揩于發白之處,即能復原。
9、發花
復色漆在涂裝過程中或干燥成膜時,涂膜顏色及色調發生一些不均勻的現象(如泛黃、浮色、泛金、等)稱為發花。這主要是由于顏料密度及顆粒大小不同和顏料潤滑性差,吸濕性大,吸油量大和顏色(如大紅粉)的部分溶解原因引起的。遇此情況可采用加入更換干料,改善此情況可加入適量保護膠(乙基纖維素、聚乙烯醇等)或潤滑油(甲基硅油)等可以改善及解決。
10、皺紋
初皺紋之外,涂膜在干燥之外急劇收縮很多彎曲菱脊的現象稱為皺紋。干燥搭配不當或加得過多,涂膜外干內不干,涂膜過厚,外層現行結膜,涂膜在烈日暴曬下或烘烤溫度過高等,都會引起涂膜起皺。遇此情況,可采用更換干料。
改善;改善施工條件等方法加以解決,對醇酸樹脂料可以加入少許氨基樹脂以防止起皺。
11、橘皮
橘皮是涂膜表面形成許多半圓形如橘皮病弊。原因是;噴涂時黏度過高,壓力過大,口徑過小,噴涂距離太近,低沸點溶劑太多當其急劇揮發而使漆液來不及流平便產生橘皮。
改善;選用合適的溶劑,施工黏度、壓力、噴嘴大小、噴涂距離要適當,烘烤溫度不要太快,被涂物表面應在50℃以下,一次施工厚度控制在20-30um.
12、收縮
涂料施工后,涂膜表面收縮,好像把水抹在蠟紙上一樣斑斑點點,而露出底漆的現象稱為收縮,也叫“發笑”、“麻點”。主要起因于涂料對被涂物表面的潤滑性欠佳,使之不能形成一均勻的涂膜,而收縮成滴珠狀;表面過于光滑,底漆光澤太大,物面沾有油污或受煙熏;噴涂設備中混有油污或水分;溶劑揮發太快,涂膜來不及流平;噴涂密度太大,發生濺漆等,都會引起涂膜收縮。
收縮常見于清漆、紅丹漆、聚氨酯涂料、環氧樹脂涂料和純酚醛樹脂涂料。加入適當的助劑可改善涂料收縮的現象。
13、針孔
涂層干燥后的表面呈現如針刺樣的小孔,稱為針孔。產生原因:干燥太快,被涂物快速進入高溫烘烤,底層未干就涂面漆,施工黏度太高,表面處理不干凈而含有油、水、灰塵等雜質。預防措施:嚴格按涂裝工藝規定的干燥溫度和時間進行干燥,烘干時應從低溫區逐步進入高溫區,根據噴涂方法調配合適的涂料黏度,一次噴涂厚度不要太厚,前處理應干凈無雜質,不許讓辦法油、水、灰塵等雜質混入涂料或溶劑中,對已出現的針孔可用刮涂膩子的辦法進行補救。
14、起泡
涂膜表面出現大小不同圓形狀小泡的現象稱為起泡產生這種病態的主要原因是涂裝后立即進入高溫烘烤,底層未干就涂面漆,施工黏度太高,表面處理不干凈而含有油、水、灰塵等雜質。
預防措施:嚴格按涂裝工藝規定的干燥溫度和時間進行干燥,烘干時應從低溫區逐步進入高溫區,根據噴涂方法調配合適的涂料黏度,一次噴涂厚度不要太厚,前處理應干凈無雜質,不許讓辦法油、水、灰塵等雜質混入涂料或溶劑中,使用的涂料、溶劑要配套。
15、露底
涂料干燥成膜后,色漆遮蓋不住底材顏色,涂層明顯太薄的現象叫露底。主要原因是涂料中的顏料不夠或遮蓋力太差;施工時加稀料過多;漆液未攪拌均勻,涂層太薄等。
改善;選用遮蓋力強的的顏料,使用時充分攪拌均勻,施工黏度調配適當,涂層厚度控制在20-30UM。
16、滲色
面漆把底漆溶解,使底漆的顏色滲透到面上來稱為滲色,又叫咬色。在紅色底漆或瀝青上涂淺色漆時,經常出現這現象。主要是底漆未干,面漆溶解了底漆漆膜;底漆中含有染料,瀝青又沒有涂封閉層都會在涂面漆后出現滲色。
預防措施;選用各涂層涂料的稀釋劑要配套,底層干燥后涂二層,中間層、面層顏色不要相差太大。
17、失光
涂料干燥成膜后經短時間(數小時或數天)光澤緩慢消失的現象稱為失光。室外的漆膜,經過長期的暴曬而失去光的現象不屬此列。主要原因;油料、樹脂用量不足或彼此不相容以及聚合度不當;稀釋劑用量過多;天氣寒冷或高溫下施工;烘漆施工后,稀釋劑未發揮到一定程度就進入烘房;涂漆后遇大氣煙熏;物面處理不或底漆未干透等。
預防措施;選用各涂層涂料稀釋劑要配套;嚴格按照涂裝工藝規定的干燥溫度和時間進行干燥,烘干時應從低溫轉為高溫;打磨時間要選用合適的砂布與磨片,打磨后殘留粉塵應清除干凈;前處理應無油、繡、水及灰塵雜質。
18、粉化脫落
漆膜干燥后表面顏色黯淡無光,用手觸摸之即粘在手上的現象稱為粉化。主要原因是;表面處理不干凈,存在油、水、等污物;烘干穩度過高或快速進入高溫烘烤,底漆未干涂面漆;選用稀釋劑不套;涂料使用黏度大涂層過厚;涂料使用黏度過低而且過薄;不耐高溫烘烤而使涂層變焦而粉化脫落。
預防措施;前處理應徹底無油、水及灰塵雜質、根據被涂物工件材質、厚度、大小、形狀、干燥性能、熱源、溫控、準確度選擇烘干溫度和時間。
19、龜裂
涂膜表面出現深淺大小各不同、猶如龜裂紋現象稱為龜裂。如果涂膜使用相當長時間出現龜裂,這是涂膜自然老化過程,表明涂膜失效需要重涂,不屬病態。主要是底漆面漆不配套,涂膜受外界作用(機械作用、溫度變化等)產生收縮應力引起的,如果在長油度醇酸底漆上短油度醇酸面漆易于龜裂。此外涂料品種選種不配套,誤將環氧或改性酚醛、瀝青等用于室外涂裝以及金屬表面底漆用于木材等。涂料中揮發充分太多,附著力差,干顏料或催干劑用量過多,都在舊涂層上連續修補,面漆層數過多,涂膜過厚,施工環境惡劣,涂裝時未將顏料充分攪拌均勻都容易引起龜裂。
有些藝術涂料雖好,卻因其受條件限制較高,在使用過程中,還需要掌握一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