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amw"></pre>
  • <abbr id="coamw"></abbr>
    <abbr id="coamw"></abbr>
    <dl id="coamw"></dl>
    <rt id="coamw"><acronym id="coamw"></acronym></rt>
    2014-09-28 08:16:13 來源:互聯網|0

    鈦白行業又現兼并重組現象

      經過近3年的調整,鈦白粉價格最終于今年4月反彈,生意社鈦白粉分析師楊遜說:“這次反彈最主要是出口拉動。”

      海關總署統計,2014年1-8月,我國共出口鈦白粉37.6萬噸,同比增長48.3%。

      在這輪出口熱潮之中,生意社監測到,4-8月四川龍蟒連續5個月出口量超過1萬噸,位列全國第一。

      持續的庫存消耗讓這家龍頭企業有了提價的底氣,于是,4月至今他們連續6次漲價,累計漲幅已達2000元/噸。

      四川龍蟒提價引來眾多廠家跟風,中核鈦白便是其中之一,僅就調價,今年他們已發了兩份公告。

      畢勝告訴記者,這輪漲價之后,目前行業內大多數企業已盈虧平衡,部分仍繼續虧損,但可以肯定的是,“鈦白粉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

      這并不意味著鈦白粉價格不會回調,“能大量出口的企業畢竟只是少數,眾多生產商的市場還僅限于國內,下游需求真的很低迷。”楊遜補充道。眼看著10月之后行業又將步入淡季,他甚至懷疑這種漲價最終會不會得以執行。

      9月23日,攀鋼釩鈦對外披露,因遭遇山體滑坡,公司旗下的東方鈦業從9月開始停產,一線4萬噸/年預計今年11月恢復生產,二線8萬噸/年要到明年4月才能復工。湊巧的是,東方鈦業股東之一也是羅陽勇。

      行業陷入僵持,這時候極利于兼并重組,畢勝說:“要是換作前兩年,價格會很貴。”

      鈦白粉行業也亟須整合。數據顯示,2013年國外共有18家鈦白粉生產商、46座工廠,行業前6位總產能占比為88.8%。同時期,國內生產商則有46家、56座工廠,行業前6位產量占比僅38.4%,集中度有待提高。

      畢勝憧憬:“若未來國內鈦白粉生產商數量縮減至15-20家,那才是合適的。”

      天時地利人和皆已具備,進場“掃貨”的便不光是中核鈦白。

      多位圈內人士向記者透露,目前金浦鈦業正在整合江蘇太白,“這項工作已接近收官,只是江蘇太白仍在虧損,最終能否成功取決于監管層的態度。”

      據江蘇鈦白的官網介紹,該公司前身為鎮江鈦白粉總廠,始創于1948年,現擁有7萬噸/年金紅石型鈦白粉。

      9月25日,記者就上述傳聞致電金浦鈦業求證,對方回應:“這只是傳聞,一切還是以公告為準。”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