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amw"></pre>
  • <abbr id="coamw"></abbr>
    <abbr id="coamw"></abbr>
    <dl id="coamw"></dl>
    <rt id="coamw"><acronym id="coamw"></acronym></rt>
    2016-12-28 09:40:45 來源:互聯網|0

    漲價引爆家電洗牌半年見分曉

      【中國涂料采購網】漲價,正在牽動所有家電人的心弦。因為,漲價這一看似簡單的舉動,卻已經成為引發2017年中國家電行業新一輪市場洗牌的"導火索"。

      漲,還是不漲。對于當前的家電企業來說,這已經不是一道經營性問題,還是一道生存性問題。

      按照上游原材料成本的持續上漲,群體上漲的趨勢,漲價應該是家電企業當前最應該采取的行動。畢竟,長期以來家電產品的利潤是"比紙薄"。難就在難,家電市場競爭是開放的,動態的,如果只是自己漲,而對手不漲,顯然這種漲價就是一種"市場自殘"行為。

      家電業漲價槍聲:頻頻響起

      在距離2017年還有10多天的時間,家電行業的漲價槍聲是頻頻打響。

      先是惠而浦中國以商函的形式,公開打響了外資家電品牌漲價的第一槍,接下來的2017年惠而浦白電、三洋洗衣機、帝度冰箱、榮事達冰洗無疑將會集體上調供貨價;

      與此同時,處在家電產業鏈最上游的美芝、華意、加西貝拉、錢江、萬寶等壓縮機企業相繼發起漲價函。漲幅齊刷刷達到15%。這基本上會"吞噬"下游家電整機企業至少2-3個點的利潤率。

      更早些時候,韓電、TCL、創維、奧馬、康佳等一大批的二三線冰箱企業則早就上調了供貨價;從11月開始,格力、奧克斯、志高等空調企業也陸續開啟了漲價模式。不過,值得注意的,相對于上游零部件明確的漲幅,家電企業對于商家的漲幅并未公開提及。

      除了壓縮機之外,如果再算上軟泡、硬泡、塑料、芯片等零部件,這一輪家電上漲原材料漲價帶給下游整機企業的成本壓力至少在12個點左右。對于中小家電企業的成本來說可能會更高,在15個點左右。

      也就是說,按照現有的家電產品市場價格體系,如果整機企業不調整供價,基本上普遍都會陷入一輪"虧損"的泥潭之中。

      即便是對于一些以出口為主的家電企業,雖然存在美國升值帶來的利好,但是面對匯率升值只能帶來5個點左右的利潤率,仍然無法抵消原材料上漲的壓力。

      漲還是不漲:關乎企業生存

      對于所有家電企業來說,漲價已經是勢在必行。但是,如果有家電企業想以此為契機,無疑采取"戰略性不漲價"卻是最低成本的一種行業洗牌手段和方式。

      實際上對于中國家電市場來說,這一輪漲價通道的確立,基本上要盯幾家企業:空調盯格力、美的;冰洗盯海爾、美的;彩電盯海信、創維。目前來看,這幾家大企業基本上有公開宣布漲價的舉動。

      不過從今年10月份開始,一些家電企業已經通過月度操作政策,進行市場供價的階段性上調。同時通過新品上市帶來產品經營結構優化等手段來化解。當然,這些問題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原材料上漲的壓力。

      因此一些大企業的不漲價,唯一合理解釋,不是成功化解產品上漲壓力,而是借機倒逼一些中小家電廠家從市場競爭中出局。一些中小家電廠商就坦言,如果未來半年內,這些大企業還能硬撐住不集體上漲產品供價。那么,肯定有一些中小廠家要淘汰。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