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 id="coamw"></pre>
  • <abbr id="coamw"></abbr>
    <abbr id="coamw"></abbr>
    <dl id="coamw"></dl>
    <rt id="coamw"><acronym id="coamw"></acronym></rt>
    2017-01-12 09:03:22 來源:中國涂料采購網|0

    三無科學家屠呦呦終于獲獎

        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于2017年1月9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與涂料有關的科技項目有三項:“高溫/超高溫涂層材料技術與裝備”獲得2016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長壽命耐高溫氧化/燒蝕涂層防護機理與應用基礎”獲得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材料海洋環境腐蝕評價與防護技術體系創新及重大工程應用”獲得201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近幾年涂料行業對科技型人才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如廣州集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邀請嶺南建筑大師、世博會“中國館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何鏡堂,成為其司院士專家工作顧問,通過與何院士的合作,使企業建筑材料的研發一開始就站在了行業的制高點上。在這次大會上,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屠呦呦,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成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設立以來,首個獲獎的女科學家。這是繼上次屠呦呦獲諾貝爾醫學獎兩年之后的又一次得獎,這是一次實至名歸還是一場事后補救呢!耐人尋味。

    職稱評審體制嚴重畸形 論資排輩問題常存在

      從2000年開始評選的最高科學技術獎,到2015年,一共有25位獲得者,均為院士。前年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后,公眾對其“三無”身份(無院士頭銜,無博士學位,無海外留學經歷)很是感慨,并對國內人才評價體系看重身份、頭銜進行了反思。一直以來,我國的人才政策都強調不拘一格降人才,不能論資排輩。但是,從科研項目立項到學術人才計劃評審,從職稱評審到院士評審、國家科技進步獎勵評獎,論資排輩問題一直嚴重存在。一個人一旦獲得某一項目、入選某一人才計劃,就擁有了某種學術身份、頭銜,在接下來的學術活動中,就享有相應優勢和特權。這非但不利于激勵青年學者追求學術理想,還破壞了學術競爭的平等性。職稱評審體制的不健全,導致了一些真才實學的人被埋沒,如屠呦呦曾幾次被提名參評院士,但均未當選。由于我國職稱評審體制的不健全,導致一部分沽名釣譽,無真才實學者,無杰出貢獻者卻能平步青云,坐享其成,而克勤克儉,兢兢業業的類似屠喲喲這樣的科學家,卻在評審中屢屢落選。中國的職稱評審體制已經嚴重避實就虛。

      應試教育扼殺了青少年創造力和想象力 少年強則國強

      中國教育被稱為“教育高壓鍋”,培養出來一批批高分生,在初級和中級教育階段所向披靡,打敗天下無敵手。成千上萬個刻苦勤奮的中國學生一年又一年脫穎而出,成績高高在上,但在最高水平的科學和學術界,中國卻甘拜下風,而美國在科學最高級的榮譽上,碩果累累,是世界任何一個別的國家都望塵莫及的。在近代,中國再沒有出現任何重大科技發明創造。而西方國家卻不斷有新發明、新發現涌現。蒸汽機,火車,汽車,電報,電話,發電機,無線電,電影,電視,衛星,電腦,GPS,網絡,手機等等,這些幾乎都沒有中國人的身影。除了這些科學技術的發明,西方人在科學理論的發現上也是碩果累累。如萬有引力定律,微積分,元素周期表,能量守恒,進化論,相對論等,除了一些如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等諾貝爾獎獲得者,很少能見到中國人名字。

      據了解,我國的科舉考試已經廢除了100多年了,但我們并沒有走出“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的思維。中國人對考試的重視與對分數的追求的熱度從沒有絲毫減弱過,而且常常以此為傲。這種應試教育過分強調掌握已有的知識,而不是引導與激勵學生去研究新事物,發明新技術,創造新理論。太強調記憶的教法窒息了孩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無數的高考狀元后來并沒有大的作為;曾經在全中國引起極大轟動的”科大少年班“的孩子們,至今并沒有幾個做出了較大的成就。

      社會風氣急功近利 社會的價值觀嚴重扭曲

      回想當時屠喲喲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中國人。與此同時,黃曉明正在上海舉行世紀型的婚禮。電視、廣播、app新聞等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黃曉明的婚禮,鋪天蓋地全是后者消息,有關屠呦呦的報道卻明顯冷清很多,甚至很多人竟不知道屠呦呦是誰。

      據悉黃曉明揮婚禮奢華,費用達兩億的時候,而諾獎得主屠呦呦嘔心瀝血,一生奉獻,獎金卻只能在北京買半個客廳,所獲報酬遠比不上baby一季跑男的收入。當屠呦呦以身試藥,歷盡坎坷,若未獲諾獎,必終身默默無聞;即使得獎,帶來的是爭論,更被某些人吐槽的時候,黃曉明的婚禮帶來的卻是全國圍觀,全民羨慕,更被尊為典范。

      原來有句話叫:搞導彈的不如搞茶葉蛋的,而現在:做科研不如演戲的;賣技的不如賣藝的;搞實的不如作秀的;救命的不如搞笑的!當開創中國自然科學先河,意義不亞于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事件卻比不上一個藝人的一場演出。當這社會虛榮成為風尚,看臉成為審美,娛樂成為主流,浮華成為氛圍的時候,我們的民族能保持競爭力嗎?我們的下一代能夠肩負起強大自己、強大祖國的重任么?

      中國的文化喜歡務虛不務實,大眾都喜歡樹上的果實,不喜歡埋在樹下的樹根。但是沒有樹根怎么有果實,沒有實力如何娛樂!當歐美,日本的孩子,在假期去博物館、去參加科普活動的時候,我們的孩子,卻在看《中國好聲音》,去聽各種演唱會,去機場追星!現在很多青少年盲目追星,過著奢華風光的生活,很少有人愿做科學家,我們怎么去復興我們的國家。

    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icoat2014;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投稿請聯系:18911461190,QQ:2510083472